首页

yapoo女王样 magnet

时间:2025-05-24 13:01:52 作者:2025丝绸之路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举办 浏览量:70217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韦香惠)4月18日以来,广东省大部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受其影响,北江等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多发,部分城镇局地出现内涝。

  广东本轮暴雨天气会持续多久?还有哪些地方需重点关注?水利、气象、应急等多部门回应解读。

  4月21日,广东清远,俯瞰北江景象。

  北江洪水洪峰已过境广东英德

  据央视新闻消息,4月21日傍晚前后,珠江流域北江2024年第2号洪水洪峰过境广东英德,目前当地江河水位缓慢下降。

  目前英德当地降雨相对于前几天已经明显减弱了不少,但是江河水位依然非常高。北江2024年第2号洪水在20日晚形成后,洪峰在昨天傍晚前后经过了英德主城区,北江英德水文站出现了33.88米左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接近8米。这是当地在这个月遭遇的第二次洪水。

  4月7日,北江第1号洪水洪峰过境的时候,北江英德水文站最高水位是30.18米,今天是33.88米,比上一次的洪峰水位还要高3.7米。

  根据之前的预报,受到持续强降雨天气的影响,北江流域将出现接近百年一遇的洪水。

  洪峰过后,当地的沿江水位缓慢下降,但沿江的店铺依然处于被淹的状态。当地在18日上午预通知防洪堤附近22个商户搬迁,19日一天全部完成转移22户208人,整个英德转移了易涝点8000多户,超过3万人。

  广东省气象服务中心发布消息,22日广东仍有明显降水,暴雨落区南压。广西南部仍不断有新生降雨云团,将移入广东省,影响广东省中南部市县,粤西、珠三角、粤东市县要特别注意。23日转阵雨天气为主,24日夜间起又要新一轮降水过程,预计25日-27日,广东省又有大雨到暴雨降水过程。

  4月21日,广东省深圳市遭遇雷暴大风天气。

  多地累计降水量突破4月历史纪录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4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同期偏强,有利于南海和孟加拉湾水汽向南方地区输送,同时高原槽和南支系统活跃,导致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频繁、降水持续时间偏长。另外,江南、华南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大气含水量丰富、不稳定能量高,导致对流发展旺盛、降雨强度高,多地累计降水量突破4月历史纪录。

  中央气象台预计,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地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3日,华南地区的降雨将明显减弱,但华南南部沿海部分地区仍有大到暴雨。另外,在25日前后,贵州、江南、华南等地还将有一次较强降水过程。

  马学款提示,未来几天,我国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多、局地雨强大,并可能伴有风雹天气,公众需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在强降水时段减少外出,避免在山涧、河道等低洼地带逗留,注意防雨防雷电,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风险。相关部门要注意城市低洼地带及时排水,加固户外设施,防范强风对临时搭建物、高空作业装置和人员、航运等的安全威胁。

  4月21日,广东清远,俯瞰北江景象。

  国家防总针对广东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三级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4月21日12时将针对广东省的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国家防总办公室已安排调运巡堤查险技术装备赴广东省支援北江大堤巡查防守,组织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和应急排涝队伍做好增援准备。国家防总办公室派出的工作组继续在韶关、清远等重点区域协助指导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广东省水利厅根据北江流域最新洪水发展形势,逐步将乐昌峡水利枢纽出库流量增加至2000立方米每秒,确保库区不产生临时淹没。统筹调度北江流域15宗重要水工程和连江干流12座梯级航运枢纽,减轻英德市区防洪压力。

  目前,贺江合面狮水库入库流量已出峰,为缓解南丰旧街水浸影响,将继续协调珠江委调度合面狮水库合理控泄、棉花滩水库零出库,最大程度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极兔快递大幅跳水 盘中一度跌近26%

虽然GluK2因其在大脑中的作用而闻名,但研究人员推测这种温度传感作用,可能是该蛋白质的最初用途之一。GluK2基因在整个进化树上都有“亲戚”,可一直追溯到单细胞细菌。

央行:同意财付通增加注册资本至153亿元

今年7月中下旬,安徽滁州市应用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赵育成经历了心情的起起伏伏。起初,赵育成担心,由于县内中考人数较往年有所下降,会影响该校招生人数。为此,前期,他还尝试走出滁州市,前往皖北地区开展招生宣传。

央行:将加大银行间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

“看微短剧的人,比点外卖的人还多。”《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超过网络外卖、网络文学和网约车用户数量,快速跃居数字生活榜单前列。今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预计2027年超1000亿元。可见,在网络化、快节奏的今天,微短剧的蓬勃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且很有可能成为文化消费领域的一大增长点。引导微短剧走上正途,走得更远,显然还需要更多努力。一大关键,就是相关部门与相关部门的相向而行。一方面强化审核、精细治理,压缩低劣剧的生存空间;一方面加大扶持、给足空间,鼓励优质剧的拔苗生长。比如,央视、国图、红果等联手打造的《重回永乐大典》,聚焦古籍修复和文物保护,就入选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让这样联动多一些,相信会有更多优质微短剧涌现出来。

“国家奥体杯”陆上赛艇线上运动会走进社区

然而秋台风叠加天文大潮,路径多变、行踪不定。浙江以不变应万变,将防台工作“前置”到起风的地方去,提前布防、应急救援、人员转移……各方前置力量迅速在一线集结。

刷新认知!中国这一重大发现,改写全球教科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称,稻渔产业作为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农耕文化,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品种改良、养殖技术、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稻虾、稻鱼、稻蟹、稻鳖等模式不断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有效提高稻渔产量和品质。(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